就业榜样|陈俊杰:且行且思,厚积薄发

2024-05-19 作者:徐铭

陈俊杰,男,中共预备党员,籍贯甘肃武威,大连理工大学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2024届电子信息专业硕士毕业生,师从曹暾教授。目前已签约辽宁省定向选调生。由于陈俊杰曾经丰富的社会经历以及研究生期间参与国防科研项目的宝贵经验,他坚定了要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紧密相连的信念,并决心将自己的事业融入国家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在担任班长和院研究生会主席期间,他积极服务师生,工作务实,能力出众。他曾荣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优秀研究生、优秀团员及CASC专项奖学金等诸多荣誉和奖项。

在研究生期间,陈俊杰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完成了所有课程的学习并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参与发表Q1区论文1篇,参与撰写国防发明专利1篇。在研究生复试结束后,陈俊杰便提前加入课题组,积极投身于国防项目的研究。他深知,国防项目虽然深藏“功与名”,却承载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与贡献,为能够参与其中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在科研工作中,陈俊杰时刻牢记着导师曹暾教授的一句话:“我们的研究就是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就是要为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 正是由于这种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他能够专心致志地投身于国防项目研究,甘于埋名。

陈俊杰深受王国维先生关于做学问、成就大事的“三境界”理论启发,他认为自己从重回校园到即将离别校园的经历,正是这三境界的生动体现。初回校时如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而过去三年的坚持与奉献则如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他希望最终能体会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顿悟和内心的通透。

回望在大工的三年,他最感谢的就是学校、学院和老师给予了他宝贵的读研深造机会,让他有幸重回校园弥补了曾经求学时留下的一些遗憾。

陈俊杰说:“今天的我以我的学校、学院和老师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希望在未来的有一天,我的老师、学院和学校能够为我而骄傲与自豪!”